近日,创业邦发现,果壳旗下的自媒体“吃货研究所”将变现方向瞄准了电商。
吃货研究所在 2010 年 PC 时代在果壳网站以小组的形式呈现,积累了 15 万用户,小组主要讨论的是关于美食的一些知识科普,那时组长被大家称作“所长”,且这个称号一直延续至今。
从 2015 年开始,果壳转向微信,仍旧专注在美食知识科普领域,吃货研究所也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,通过早期用户的传播及果壳的导流,目前已经积累了 80 多万粉丝,并运营了 30+ 粉丝微信群。60% 用户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,70% 为 25-35 岁的年轻女性。
在“吃货研究所”,产品分为第三方产品、贴牌产品和自主研发三类,以即食类产品为主。选品上,吃货研究所主要会去挖掘一些小众的、目前尚未被发掘的产品,比如“贝贝南瓜”,并配套推出微波炉加热的新吃法,将其打造成爆品。
所长表示,团队之所以能发现一些独特的食品,并有预判爆品的能力,主要因为从小组时期,他们就接触到了不少美食品鉴方面的KOL。此外,自有选品团队由一群生物学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组成,也能对产品的安全性严格把关。同时,他们有一个百人的品鉴团。但凡有新品一定要先通过品鉴团的众多舌头检验。
目前吃货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产品是精酿啤酒和巧克力系列,大概有 10 个 SKU 左右。因为果壳的“科学基因”,“所长精酿系列”选择以科学家和动物命名,比如“薛定谔的猫IPA”,该系列与国内知名酒厂合作研发。
目前平台整体 SKU 约 200 个,至少每月更新一次,团队希望做的是精选平台,所以严格控制 SKU 的数量。此外,平台刚刚上线了会员模式来提升用户粘性和复购率。除了吃货研究所外,果壳旗下还有果壳商店和果壳美丽两个电商小程序,未来团队计划把果壳下所有平台的会员体系打通。
下一步,吃货研究所想要通过 Vlog 等短视频的形式,进一步强化“所长”的 IP 形象,让吃货研究所“人格化”。